中文
En

新人 新事 新成就 新问题

您当前的位置:新闻动态 » 详情

第九届东湖国际法律论坛 专题二讨论环节综述

发布时间:2024/12/25

第九届东湖国际法律论坛专题二“国际供应链的ESG法律问题”讨论环节邀请多位来自高校、争端解决机构、律所及企业的涉外法律专家参与分享与交流,中联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徐国建主持本环节。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秦天宝指出中国在ESG领域的政策法规目前以软法和行业自律性文件为主,并且主要针对上市公司,建议中国企业建立全面的尽职管理体系,加强供应链数据收集和风险评估,主动适应高标准规则。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法务官黎文表示随着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在ESG评估框架中,数据安全和客户隐私保护日益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必须考量的核心领域,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将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推动下面临更高要求。

复旦大学数字经济法治研究中心主任许多奇提出中国目前跨境数据流动的法律框架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为核心,跨境数据流动应当坚持法律规则、行政监管与企业治理多管齐下,开展跨境数据流动先行先试,构筑监管沙盒,推进双层容错机制的构建。

宁德时代合规总监符薇指出应对《德国供应链尽职调查法案》(LkSG)无统一操作细则的难点,企业需深入了解行业特点与供应链才能制定贴合风险状况的流程指引。

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中国区主任张寸渊提出ESG领域变化迅速且涉及面广,公司法务人员、律师等专业人士需时刻关注法律进展,目前在跨境交易中,仲裁及“仲裁+ADR”依旧是主流方式。

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国际业务负责人朱宏文认为涉欧企业面临市场进入壁垒严格、供应链管理复杂、法律合规风险增加等挑战,但中国也有双碳目标及相关举措,企业可借此释放绿色产能。

福州大学法学院院长李智作为点评嘉宾指出,ESG发展存在制度建设边界逐渐扩展以及ESG相关制度刚性越来越强两方面趋势。

新加坡立杰律师事务所国际法律顾问马天宇作为点评嘉宾提出,中国企业在国际仲裁环节面临挑战,企业对ESG条款认知不足造成损失,可尝试在供应链方面进行风险和责任传导。


返回新闻列表